地下水“大漏斗”治理显成效 海水淡化能否解河北缺水之困
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的主要产区。几十年来,缺水的华北一直依靠过度开采地下水来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中,河北省人均水资源只有300多立方米,是中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由于多年的过度开采,河北已形成近7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漏斗区。
河北省75%的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为了节约用水,必须减少农业用水。面对超采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湿地萎缩、地面沉降等问题,河北等地从2014年开始对地下水超采进行综合治理。一是节水,促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市节水降损。二是再生水回用,在河北省的一些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再生水用于公共厕所的绿化和冲洗。一批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一水多用、一水回用。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为缓解华北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提供了巨大帮助。
通过“节、引、调、补、蓄、管”的综合措施,到2021年底,河北已关闭了130000以上的取水井,并将地下水超采减少了52亿3000万立方米。全省超采区地下水位总体上升,深、浅层地下水位同比分别上升5.12米和1.87米。到今年年底,河北省将提前完成2035年减产59.7亿立方米的治理任务。
河北毗邻渤海,其地理位置表明河北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那么未来,海水淡化能否缓解河北缺水之困?
2021年,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和河北省省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了《河北省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旨在促进海水淡化在河北省的大规模应用,促进海水淡化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明确了河北省海水淡化利用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河北省海水淡化总规模将达到49万吨/天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将超过17.5万吨/天,其中唐山超过5万吨/天,沧州超过12.5万吨/天。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政策机制进一步完善。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水淡化一定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缓解河北缺水之困。
技术资料
- 以膜分离技术为核心 脱硫废水处理设备缓解行业难题
- 电镀废水零排放 清洁生产促发展
- 焦化废水零排放技术有效水资源利用水平
- 海水淡化技术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 如何整治厨房垃圾渗滤液问题?莱特莱德给您答案
- 四大海水淡化误区不容忽视
- 影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性质的主要因素
- 化工废水零排放 工业节水减排的重要途径
- 如何降低企业使用超纯水设备的运营成本?
- 电镀废水零排放 有效缓解企业环保压力
资讯中心
- 全球半导体战争愈演愈烈 超纯水系统为半导体产业添砖加瓦
-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 工业废水回收处理急需加强
- 地下水“大漏斗”治理显成效 海水淡化能否解河北缺水之困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 超纯水设备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 高效治理垃圾渗滤液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 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应用 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降低水耗 大力解决钢铁综合废水处理回用问题
- 弥补传统超纯水技术不足 确保出水水质更稳定
- DTRO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进入新时代
联系方式
